思路客小说网 > 诸天传承道统 > 第五十七章:大唐世界,中千世界

第五十七章:大唐世界,中千世界

作者:骑猪的老道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xs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方不知名的小千世界中,泰山之巅,有两位道人在此布下棋局。

    棋盘之中,黑白纵横,如星空满布,无尽星辰在其中运转,如花似华,现出一方棋盘世界。

    一人手执黑子,一人手执白子。或拦,或截,或堵,或杀。就这一瞬间,无数光华涌出,只听到一声龙吟之声,一条黄龙携带了着一团世界本源,从棋盘中疯狂冲出,俯视四周,不可一世!

    “咦,这条小龙还算机灵,不错不错”,其中一位身披山岳道袍、日月霞帔的大帝,抚须而笑,流露出赞许之色,将这条黄龙直接收入袖中。

    “很好,如今这阴间世界,融合了这诸多恒沙世界的本源,也是时候借助世界升格之机,跨出那一步了!”

    另一位道人哈哈一笑,直接拍手弃子,棋盘世界之中,仿佛迎来了末日,太阳寂灭,月桂枯萎,星陨如雨,化为虚无,归于混沌。

    “如今只差那一步了”

    “吾等静观即可”

    “善!”

    ……

    降魔世界之中,泰山之巅。帝王乘五撵,登泰山而祭祀天地。

    唐王自击败随帝之后,建国称帝,立国号为“唐”。是因为他听易云道长说过,在另外一方世界,曾经有过一位李姓帝王,他的大唐帝国,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乃是无上天国,万国来朝!

    如此巧合,他细思之后,没有顾忌李氏族老的提议,使用“唐”为国号。

    现在的大唐帝王,在一帮道家宿老的进言下,决定效仿另一个世界的古之圣皇,泰山封禅!

    然而,这方世界并没有泰山,于是诸位道长便根据地形和海拔,选择了一处巍峨山脉,布下大阵,勾连地脉,施展大法力,硬生生将地势拔高,群山拱卫,如同山中帝君,诸人将这座大山命名为泰山,供大唐帝王祭祀天地之用。

    今日,风和日丽,碧空万里,一轮红日当空,洒下暖和的阳光。大地之上,万物回春,鲜花绽放,树木舒展。

    唐王站在这被称为“泰山”的山顶之上,一眼望去,浮云遍布,万里河山,尽收眼底,让其不由得生出一种,“天下之大,尽在我手”的感觉。

    这个被命名为泰山之上,无数人影攒动,衣着各不相同的军士、宫女、侍卫、礼官在这里行走不断,更有一些道士不时的在这里出现。

    他们这里正在为那位混一天下,破灭旧朝,扫清乱世,活人无数,功在千秋的唐皇陛下,第一次泰山封禅作着各种准备。

    取山石,筑祭坛,修礼器,奏礼乐,祭祀,祭礼,统统准备就绪!更是有精通风水之人,勘测地脉,探知天势,统合人运,仔细对比,反复研究。

    举朝之力,何其恐怖,就算这里是荒无人烟的泰山之巅,就算这里的气候环境十分恶劣,但是在无数真修和道人们的操作下,不断运足灵力,施展法术,不过短短三日之内,这里的祭典仪式,祭坛仪轨都是已经开始建立完成了。

    “真没想到,如今已经天下一统,这方世界中,我们道门也算是开枝散叶了。”

    站立在这祭台的不远处,张道无、张道为和易云就站那方巨石边上,目望着那位龙盘虎踞、神态威严的大唐之主,还要身穿法衣的老天师华清真人,在祭坛上准备开始法仪。

    “说起来,你们龙虎山算是捡到大便宜了,华清真人被任命为当朝国师,借助一国的资源、气运、香火,开启修行之道,如今都已经快凝结金丹了。”

    一旁的武当山吴道明道长瞟了几眼张道为,心里总是有些酸溜溜的,

    “哎呀,你这老小子敢调侃我师傅,上次你死皮赖脸的从我这打秋风,顺走了我的两只妖物,本来我还想让我三师兄给我炼制一炉长寿灵丹呢”

    张道为一听就炸毛了,自己那天从一个小山村里收服那两只作乱的小妖,这老小子看到自己降服的妖物就走不动道了,硬要说是他的机缘。

    “老吴,你说你上次收服石妖的时候,有一道意识从天外降临到玄武虚影中,还传给你一点玄武真灵,这事情也太玄乎了吧”

    吴通明看了看四周,见无人注意到这边,他就悄悄说到:

    “这事情我也觉得很玄乎,如果不是我的玄龟、灵蛇二将现在已经产生了神智,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可能正是真武大帝显灵了!”

    他顿时喜笑颜开,继续说到:“这就是我们武当的机缘,如今我们也至于不落后于你们太多了。”

    “哈哈,都是自己人,注意团结,咳咳”

    张道为轻咳一声,和吴通明开始嘀嘀咕咕了起来。

    ……

    另一边,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日出前七刻,时辰一到,礼官鸣钟,无数乐师敲击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钟声肃穆苍茫。

    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此时,祭坛之处,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剧烈摇曳,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唐王站立于高台之上,无数气运、国运、香火、民愿笼罩其身,若是灵眼一看,就能看到一条炎龙再起周身飞舞,让其万法不侵,诸邪避让。此时的他手捧玉玺,抬头望天,运转真气,大声说到:

    “于昔,世界之初,混沌鸿蒙,五行未运,两曜未明,其中挺立,有无容声,昊天出御,始判浊清,圆覆方载,辟阴阳,张造化,立天地,蕴生灵,万物生!”

    “吾李唐,承天应命,肃清寰宇,如今大地之上,再无妖鬼肆虐,人世之间,百姓得以修养生息。故在此禀报天地,天下已安,万灵已安,吾心已安!”

    “今日吾立上国,号大唐,当扫清妖鬼,铲除魔怪,庇佑万灵,请天地见证!”

    其语悠扬,传遍天地,此时,泰山之上,天空中渐渐开始有紫气沸腾、青云徘徊,无数的紫气渐渐落下,演化为一尊道宫之影,无数天女、仙童在这道宫中飞行穿梭、行走来往,若隐若现。

    道宫之中,大门渐渐打开,无数神光仙乐从中传出。有一点神秘光辉在此不断凝聚,一位道人仿佛从世界归墟、时空尽头的概念中缓缓走出。

    这位道人周身有无数恒沙世界环绕,一呼一吸之间,无数青紫之气从世界中溢出,被其吸入体内。其身后更是有一轮紫日照耀诸天,紫日每一次耀斑爆发,无数恒沙世界的太阳都被冲击熄灭,世界末日,天人劫难,仿佛万物都将被带入归墟之中,化为混沌。

    悠然之间,青云起伏,祭坛上的那柄圣剑不断抖动,遽然发出一道紫光,卷起各种概念,或为神圣,或为征战,或为庇佑,或为生养,等等不一。刹那间,紫光明耀,直入道宫,化为道簪,斜插在道人发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