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 > 琴尖 > 第3章 茶凉了

第3章 茶凉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xs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转眼,令帝登基已过三年。

    他果然不负民望,治理有道,国境之内诸事平顺,只有南面边境局势略为紧张一些。

    宫墙之内,偶尔也有一些“小枝小叶”冒出来。

    但有黄晓刀那把雪服刀在,暗中修剪几下,它们就再没机会长成大树了。

    而三年来,城南这间梅子铺,自乌梅之后,又陆续撤掉了酸枣格、糖山渣格、雪梅格。

    起初的三十六格,就这样减至三十二格。

    每一回,阿点都是抱着口袋去王宫城门底下,等上大半日。

    可掌柜的说的那些鸽子,总也不来。

    起初他还好奇到底为何要有此一举,掌柜的不光不说,还无缘无故朝自个发了一通脾气。

    后来他就学乖了,不再过问。

    按照掌柜的吩咐,阿点每次都是趁晚上打了烊,悄无声息地就把格子撤了,反正客人们也不会留意。

    因为店铺开在城南,来店里的客人大多是进出城的,流动性很大。

    但铺子街边有一位熟客,名叫老刚头。

    偏生就是喜欢吃乌梅、酸枣、糖山渣和雪梅。

    这一天,老刚头进了铺子一瞧,

    什么?连雪梅也没了?

    正要质问一通,转念一想都是街坊四邻的,也不好太发作。

    “唐掌柜,我上周还来买了半斤雪梅,怎么今天就没了,您是不是缺货该补啦?”

    唐二娘一直窝在柜台后边,磕着瓜子,没好气地说,“您出门左转,城西还有一家梅子铺,去那瞧瞧呗。”

    一句话,就气得老刚头拂袖而去。

    等他走了,唐二娘突然想起什么,唤来了阿点。

    “你去找一块木板子,然后去前边街角,找那个摆摊写字的先生马六,请他在板子上写’缺货不补’四个字,然后你拿回来挂在铺子墙上。”

    “哎!”阿点应声,麻溜儿地出门去了。

    “哟,阿点来了,有什么能帮忙的您说。”眼看今天生意要开张了,马六的脸上笑出了褶子。

    说明了前因后果,又给了银两,阿点对着正在研墨的马六连连叹气。

    “马先生您说,就咱这街上,做生意的谁不是对客人陪笑脸啊,可我家这掌柜的,怎么就那么横啊。”

    马六摇摇头,“这可不是横,这真是个好主意,还是唐二娘会做生意,改明儿我也得学学。”

    ……

    ……

    “老刀!老刀!”

    耳房院门外,传来了阵阵清脆的喊叫。

    听这声音,定是小润子来了。

    “跟你说了,叫我小刀,行不行?”

    现在正是黄晓刀一年中最忙的时节,王宫春季招募刚刚结束,光是内官就招入有三百余人。

    这个十六岁的小润子,就是一个月前才新进来的。

    黄晓刀看了一眼窗外的天,云丛缓移,晚间当值的点还没到,还能喝上一口茶。

    他慢悠悠地从柜子里掏出一个茶叶罐,拿到桌上,准备泡茶。

    小润子上手帮忙,咋一看,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蓝纹瓷茶叶罐。

    但当他打开凑近了一闻,少年小小的脸上那对浓密的眉毛,惊得快要顶到额头了。

    “怎么样啊?我这茶。”黄晓刀故意笑眯眯地问,坐了下来。

    “见面第一天,您递给我的那碗,我就喝出来了,您有好茶,只不过……”

    “只不过,泡得不怎么样,对吧?”

    “是太好了,”小润子拿起粗陶茶杯晃了晃,“好得呀连用这个杯子,都嫌精细了。”

    正要拎起水壶的黄晓刀笑出了“嘎嘎嘎”的声音。

    “别别别,您别糟践好东西了,还是我来吧。”小润子一边接过水壶一边说,“咱喝的水那都是用大锅烧的,边沿上有细微的油脂,你得先把水壶晃动晃动,然后再搁桌上静放一会。”

    说话间,他已经取了茶叶入壶。

    看着小润子低头仔细摆弄着,黄晓刀心中一惊。

    这孩子,倒是和那个人有些相仿。

    小润子的提问,打断了他的思绪。

    “老刀,我想问你一个很蠢的问题,你怎么能活得那么长呢?”

    自打入了宫,小润子明白,在心里那个谜团尚未解开之前,他必须像其他人一样,要像个新手学习怎么当内官,一切也要谨言慎行。

    但在这个老内官面前,好像身体里那个曾经潇洒不羁小少爷的姿态,又时不时地会自己冒出来。

    黄晓刀笑出了声,“问我这个问题的,你是第二个,若要说这个问题蠢,怕是第一个人要杀了我吧。”

    黄晓刀已经年近七十,以他的年龄在内官中,应当可以排进高寿榜前五。

    内务府那本泛黄的名册上,记录了和他同期进宫的内官。

    里面九成以上的名字,底下已经加注了一个红色的“卒”字。

    小润子听说,如今宫里人都管他叫黄老刀。

    他在这里当差,少说也有四十年了。

    宫里当差总会有调动,但自打他负责净身这事起,就再没易过主。

    起初是因为他手法好,人称“黄一刀”。

    后来,内官们觉得行割肉一事有损福报,害怕折寿,自是不愿意轮换。

    于是,任朝代更迭,日落月长虹,此处终归如是。

    唯一的不同,黄晓刀慢慢地变成了黄老刀。

    可如今,那些当初害怕会有损福报的人,要不就是坟头长草,要不就是连个坟都没有。

    “因为握在我手上的刀,开的是生门呀。”

    “开生门?”小润子不解,“不是都说,行净身之事,不吉利吗?”

    “会走到这一步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取自个儿身上的这个物件,换来自己有饭吃,换来家里人半年的饱肚,那就不叫走投无路。”

    “听着好像有些道理,那……要不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呢?”

    黄晓刀正好喝了一口茶。

    也不知道是听着这话,还是因为这茶,惊得他一下说不出话来。

    当星月钻进各宫窗格的时候,黄晓刀终于收了今日最后一班。

    他摸了摸佩在腰间的雪服刀,“老伙计,舒坦了吧。”

    回院进了屋,看见桌上又摆着一个茶叶罐,黄晓刀盯着它愣了一会儿神。

    那罐子的外表看起来,依旧极为普通。

    这让他想起了傍晚时候和小润子的对话。

    突然,里屋有声音传来:“黄晓刀,你变了!”

    黑衣人走了出来,语气明显在拿腔捏调。

    “陛下,小人都是一把老骨头了,还能怎么变?”

    令帝坐了下来,朝他挤了挤眉。

    “以前吧,朕每次给你带茶叶,你都会说什么,小人泡茶手艺不精,您给我再好的茶叶也是浪费,今日怎么这么痛快?”

    黄晓刀笑而不语,双手端起原本就在桌上的那杯茶,恭恭敬敬地递上。

    令帝一脸疑惑,但还是接了过来,抬到嘴角。

    喝了第一口,他站了起来。

    死死盯着杯中淡黄的茶水,又连喝了两口。

    茶,其实已经凉了。

    却喝得他震惊无比,又欣喜若狂!

    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从那第一口,就可以想见,先前那一股热水是如何将这金桂兰乌龙的叶子给激活了,而且激得如此恰到好处。

    哪怕茶已经凉了,竟还能产生这般神奇的香味和口感。

    不,正是因为凉了,茶魂才留于茶中,久久未散。

    直到入了他的口,才终于完全发出了绝妙之滋味。

    河国向来盛行茶道,在宫中的茶艺高手更是集国之大成。

    何况令帝本身,在这方面的造诣就极为高深。

    平日里,宫中那些奉茶官们如果有谁能从他嘴里讨得一个“好”字,那就要感激涕零,跪拜谢恩了。

    若是让他们听到令帝此时说出的这句话,恐怕是要当场昏死过去。

    “这手法真是难以形容,恐怕只应天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