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 > 逆仙九问 > 关三 圣旨

关三 圣旨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xs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翌日清晨,逸凡与逸飞早早的就醒了。今日天气很好,虽是初夏,但清晨却没有一丝暑意。逸凡带着逸飞来到屋外旁边的巨石上开始晨读。这是王守正为二人安排的功课。

    一个四岁,一个六岁。两个稚童负手立于巨石之上,初阳斜照在两人身上,一股朝阳之气从二人身上弥漫开来。若有圣人大儒在此看见这情形,必然心下赫然。这是读书人达到一定成就后方自然显化的气。所谓开卷有益便指的这气,书卷气。

    一段段经典圣人文章被二人轮番背诵而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

    转眼便读了快一个时辰。或许是书读的累了,或许是饿了。两人都有些有气无力的样子,松松懒懒。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了乱哄哄的声音。就如同有一大帮人进了村子,好不热闹。两人心下好奇,这么早又会是什么人进村子来了。

    咕咕叫的肚子提出了抗议:该吃早饭了,饿了。斜眼看了一眼日头,快了,太阳快到那个柏树顶了,娘亲定然会是在那个时候叫我们。

    两人计算着时间,也不读书了,就听着乱哄哄的声音越来越近。不免再次生出好奇,于是往家走,越过大石想去看个清楚。两童回到私塾,正好一大帮人也在私塾门前停下。

    一行共计三十人来到私塾门前停下。前面领路的正是逸飞的二伯,王守份,也是本地的保长。十八位鲜衣怒马的颈装人,统一的装束,一看便是军伍出生,快速清理出一块空地,并持刀分列两旁。八人抬着大轿停在颈装人包围的场地,同时用力轻轻的落下轿子。两位小生装扮的人快速跑到轿子前面,低声的对轿子里禀报着什么。

    王守份看见好奇观望的王逸凡,王逸飞两兄弟,快步跑过来。低声叫二人快快进屋,唤夫子与夫人出来迎接钦差大人。

    正说话间,私塾的门缓缓打开,夫子与夫人携手而出。王守份连忙凑上去告知情况,原来,昨夜王守份便收到通知,今日有钦差大人会前来,而夫子与夫人也知道情况。

    夫子与夫人走上前来对着轿子行了一个书生之礼。

    轿中人却无动作,沉寂半晌,终于是缓缓的拨开了帘门。走了出来。

    此人身高八尺,面如冠玉,不怒而威。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明显久居高位。当他走出轿子时,四周已然寂静无声。

    他一手持着一份明晃晃的卷轴。卷轴用的是上等云锦,也只有皇室才能用的起,更何况还有圣旨二字,清晰的展示了出来。

    顷刻间四周跪满了人,所有前来看热闹的人都纷纷拜倒。只有夫子王守正,夫人袁娘与钦差当街而立。

    钦差缓缓开口:“请王守正接旨”。

    夫子与夫人,双双弯腰请旨。却并未像旁人般跪倒。傲然而立,似与皇权齐平。

    钦差终于还是没有再言语,算是默许了两人的动作。缓缓打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日。

    今有圣贤人才王守正,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若其宏才大略,不乐于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实乃国之大幸。

    …

    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圣旨一出万籁俱寂。

    这是皇帝对于夫子王守正的相请?

    皇帝请夫子出山,也是如此恭恭敬敬?

    夫子领旨,谢恩。

    …

    一行人来的快,去的也快。钦差大人并未过多驻留。只是与夫子二人入了私塾,交流了一阵便出来了,领着一帮人风风光光的离去了。

    早餐正常进行。只是席间多了一些郑重,夫子与夫人皆没有言语。王逸凡王逸飞也都乖巧的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就这样平淡的吃完了饭。

    今日夫子告知所有学童,今日课程取消,并安排了很多课业,看样子够让学童忙很久了。

    安排了私塾的事情,夫子与夫人早早的就带着王逸凡王逸飞来到王老爷子家。这时的王老爷子家,所有人都如数到齐了。

    王老爷子端坐于大厅主坐之上,分列两侧各设立了两个座位。王家大爷王守本,二爷王守份已然在左侧座位上就座好了。右侧两个座位明显是留给夫子与夫人的。

    王逸凡自是带着王逸飞去寻王老夫人去了。

    …

    诸人就坐。商谈着关于今日圣旨的事情。

    原来,村落所在之地名后村,是昌国九州七十二郡,巫山郡所在之地。昌国,地大物博,位于玄武大陆的中心。绵延不知多少万里。

    今时,正是昌国立国百年之期。昌国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已然强大至极。被周边小国称为圣国,大有四方来朝之意。

    昌国国君,已沿袭五代。至今昌仁宗李建荣已经在位俞三十年。可谓昌荣盛世,百姓安居。

    然而,正因为辉煌的形象之下,却有着更多黑暗面。

    国君已然老矣,储位却始终未立。仁宗一生,共计三十六子,无一人可掌社稷之权柄。哀哉!

    国君虽明,在位已快三十载,身体俞下。宦官近臣,多把持朝政,使皇帝不得视听。痛哉!

    外戚专横,内涉朝政。既窥大位,私养兵士;又鱼肉乡里,使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恨哉!

    …

    今仁宗圣旨已出,请王守正,可谓光宗耀祖之大事。

    可王守正又如何能接这一道圣旨呢?宦官外戚且不足道哉,但是36位皇子却是如何处之?

    侍君者忠!但又有何君可侍?何况六年前的事情恍若昨日。国之病者,无药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