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 > 蜀山世界超脱录 > 第四十章 送双亲履职峨眉,贤师徒细说道途

第四十章 送双亲履职峨眉,贤师徒细说道途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xs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安子元夫妇陪同父母为祖母守孝百天,因为峨眉职差缘故,不得不前往峨眉履职。

    茶山峦原本位于峨眉后山,前番峨眉开府时茶山峦原本也在峨眉开府影响范围之内,但被宏大仙法庇护不使平民遭难,在开府时动用开辟洞天福地之法,随有惊天异动,峨眉周边居民也只是感觉到一阵地动之后便再无动静了。

    这些都是安子元在茶山峦四叔招待父母时旁敲侧击询问时四叔的讲述,心下暗暗叹服仙家手段奥妙,偌大仙府占地广阔,盛景无边,却隐于洞天福地之中自成一统!

    由此安子元想到前世网络上的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传说,那时因为身处尘世自然认为那只是道士美化自家道统的神话传说,此时想来颇为汗颜,真真是不识天数、不知天高地厚的胡言乱语!

    而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即便是有所夸大但也不会太过虚妄,可惜现在自己已经位于蜀山世界,自然无法再去细究前世道法。

    回头一想,猛然发觉自己修行至今,遵循的道路无一能出前世道门道统的范畴,虽说三千紫霄宫中客之言为小说家臆会,道门并不认同,自己道法易学同修至此,却未感到任何不适,易学体系和道法体系却相辅相成,好似原本就是一家一样。

    难道这就是“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本是一家”的另类写照?天下道途三千,最终殊途同归!前世不是也有“条条大路通扬州,道路不同目的一致”的说法吗?

    易经体系何尝不是另一条通向成道终点的道路呢!修炼的终点无不是为了一个字“仙”。

    但修行至今,却从未听说过何为仙!何是仙!对于“仙”这个字如何定义?前世虽然信息爆炸,但毕竟只能从流传下来的修士典籍之中断章取义来解释仙,但也只是对这个字的表面释义。

    现在安子元需要对仙这个形态认知做出属性上的确切定义,靠他自己摸索验证那还真的是难为他了。

    陪着父母回到峨眉仙府,在仙府统管处报名入籍之后,按照职差到左元洞火宅入职,此后便要为了道途打拼,行走在外终非一日,再相见便不知何年何月了,分别时夫妻便以大礼叩别。

    虽觉难舍难分,但父母儿女毕竟都已入道,从此有了追求和精神寄托,自不会象凡俗儿女那样以分别为苦,以团聚安居为福了。

    此次离山,便不知何时再回,自然要向恩师辞行,正好也就“仙”之一字,向恩师请益!

    夫妻两个刚走到中元洞仙府掌教大殿之外,就听到内里传来恩师的声音:“进来吧!无需繁琐!”

    “是!徒儿安子元、古青莲叩见恩师!”安子元夫妻还是在殿外报了名讳,然后才对值守弟子门人示意之后进入了大殿!

    进入大殿,抬头便看到掌教真人端坐在青玉屏风之前的陛台之上,教中长老分坐两旁,他们上前先向恩师行大礼叩拜,然后再向掌教真人和峨眉长老行礼拜见,因未列峨眉门墙之内,故此对掌教真人及峨眉派长老的礼仪便不如对恩师隆重!

    这也是应有之义!掌教真人和各位长老对安子元夫妇的礼节并没有丝毫不愉之处,只是面带笑容像是看到什么稀奇一样看着他们夫妻,倒是让他们如堕云雾之中,摸不到头脑!

    而在陛台下弟子行列落座的几位师兄师姐,则是一脸看热闹的神态闭口不语。

    安子元不明底细,只能把目光看向恩师妙一夫人,寻求答案。

    “好了!起来落座吧!你夫妻此来,并不是只为辞行吧?今日掌教真人在潜修之中忽有心血来潮,算来起因却在与你,却无法得知其中详情,但你之混沌难明之意,为师的也未必能为你夫妇解惑!且说来听听!”

    “徒儿遵命!”安子元和妻子对着坐上诸位又行一礼后站起身来,夫妻两个在左右侧青玉交椅上分别落座,和师兄师姐见礼之后,安子元才起身,双手抱拳躬身对着陛台,口中说起自己对仙的疑惑!

    “启禀师尊!启禀教尊!启禀各位长老!

    昨日,弟子在反省自身道途时,不免想到我等修持至今历经千辛万苦和重重磨难,所求者只为一个“仙”字!但弟子又想,仙,到底是什么?

    弟子修持至今,只知是走在通往成仙的道路之上,却对仙之一字没有任何具体意象!

    思来想去,百思不得其解!虽说一直在向成就道果方向而努力,但对于自身的道果却没有一个清晰认识,就如人在旅途,却始终找不到旅行的终点一样,即便是旅行到了目的地,却又因为自身对终点认知不清而不得其门。

    用通俗的语句比喻,就好像旅行的终点是一座院子,进入院子就会面临登堂入室得到道果,却因为不认识自身的仙缘,只靠冥冥之中的缘法指引,是否太过虚幻缥缈?

    虽说大道三千,因缘聚会,最终都能所得其所!

    但若是因为似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一般的自行求索,必然会使道途出现许多歧途。平生许多不该出现的因果,因为行走在道途之上,必然会在了断自身夙缘及因果的同时,和世界产生交集,这交集又会平生许多因果!

    修行原本就是趋利避害,使自己能够一路坦途到达终点,师尊也曾经教导徒儿,修道修的就是一个“争”字,大道至公,大道无情!争就是为自己争出一条坦途!

    但若因为自身不明道途,无事生非,甚至自己作死!……那岂非与修道的初衷不符?大道至公,定不会象师尊一般时时刻刻对徒儿耳提面命!使徒儿不会误入歧途!

    所以!弟子就想请师尊和教尊、各位长老教诲!仙这个道果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如何定义成仙的界限!以便弟子心明眼亮,道途之中始终有的放矢,将求索道果途中的方向明确一些,免去一些无谓的磨难与牵绊!

    故此!弟子便来向师尊和教尊以及各位长老请益!请师尊、教尊、各位长老教我!”

    安子元说完,跪在大殿堂下再拜!

    良久,大殿陛台之上的各位长老和教尊、师尊都陷入长考之中,恩师无意中看到自家徒儿还跪在那里,便起身走下陛台,将他搀扶起来让他落座。

    安子元却没有落座,而是将身躯微微前倾,在那里等待!

    是啊!何为仙?自古至今修炼界从来没有哪一个修士就这个疑问发出过质询!而每一位师尊都没有为门人弟子讲述过仙之一字的概念!

    简单来说,仙就是长生不死,出入青冥,纵横虚空万界与天地同寿的生灵,但为何成仙就必须要飞升到上界?既然能够达到成仙的标准,自然也就具有了仙的一切手段和能力,但为什么仙却不能再本界继续生存下去?

    不要说仙的体制是和本界不能共容的,仙是什么?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已经获得了大自在!既然这样为什么非要飞升?不能和本界共容,算得什么大自在?算得什么无所不能?算得什么无所不在?

    既然做不到这些,那么就说明这个仙并不是最终的大自在境界,而只是一个比普通修者高一个层次的修行境界,如此以来必然会存在更上的境界!或者说,修行就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止境的道路!或者说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长生不死的仙!

    在看大殿之上,有人呆若木鸡!有人浑身战抖!有的人心如死灰!有的人失魂落魄!有的人意气风发!总之就是千人千样,无一雷同!

    “咄!谨守道心!坚定信念!荡涤心魔!勇往直前!”

    猛然间,大殿上传出一声断喝,犹如大道灌顶,让陷入各自心魔中的诸人清醒过来,几息之后大家都醒悟到自己全部陷入了心魔之中,清醒之后略加思索,起身对陛台之上的掌教真人躬身一礼之后坐会青玉交椅之上,开始检视自己的泥丸宫。

    掌教真人和妙一夫人赞许的看了一眼堂下躬身而立的安子元,他们夫妇是因为提前有所察觉才没有被心魔所乘,这也是他们夫妇俩今天把所有长老和留在仙府的弟子门人聚集在大殿之中的主要目的。

    但现在各位长老和弟子门人还在检视自身,所以他们就没有立刻对安子元的问题进行解答,而是等待到长老和弟子门人全部澄清心神之后再做解答更好。

    众人因为实力境界的限制,醒来的时间有长有短,看到提出问题的安子元反而没有陷入这种极易被心魔所乘幻想之中被动摇了道心,也不禁对这个看起来非常稚嫩的外门弟子钦佩有加。

    众人都知道,安子元夫妇无法同列峨眉门墙,只是因为祖师飞升前留下的笺帖中没有把他们的名字纳入其中,才会导致他们夫妇单列于妙一夫人名下,但自从峨眉开府之后,峨眉众人重新论资排辈,因为妙一夫人将要督管峨眉女弟子,就令安子元夫妇提前出师,但他们俩对此却毫无怨言,对恩师始终如一,光是这份心性之坚定就世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