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 > 逍遥小师弟 > 第二十章 杏子林 下

第二十章 杏子林 下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xs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杏子林,一场关于乔峰身世之事别开新章。

    “参见帮主”。

    乔峰还了一礼,说道:“嫂嫂,有礼”。

    马夫人道:“先夫不幸亡故,多承帮主及众位伯伯叔叔照料丧事,未亡人衷心铭感”。

    徐长老说道:“马夫人不必如此,大家都是丐帮兄弟,这些都是分内之事”。

    听得徐长老的说话,马夫人缓缓回过身来,低声说道:“先夫不幸身故,小女子只有自怨命苦,更悲先夫并未遗下一男半女,接续马氏香烟……”。

    她说到这里,话中略带呜咽,微微啜泣。

    只听她继续说道:“小女子殓葬先夫之后,检点遗物,在他收藏拳经之处,见到一封用火漆密密封固的书信;封皮上写道:余若寿终正寝,此信立即焚化,拆视者即为毁余遗体,令余九泉不安;余若死于非命,此信立即交本帮诸长老会同拆阅,事关重大,不得有误”。

    马夫人说到这里,杏林中一片肃静,当真是一针落地也能听见。她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见先夫写得郑重,知道事关重大,当即便要去求见帮主,呈这遗书,幸好帮主率同诸位长老,到江南为先夫报仇来了,亏得如此,这才没能见到此信”。

    听到这里,乔峰如何不知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阴谋,不过他倒也没有阻止,静观事情的发展。

    只听马夫人接着道:“我知此信涉及帮中大事,帮主和诸长老既然不在洛阳,我生怕耽误时机,当即赴郑州求见徐长老,呈上书信,请他老人家作主;以后的事情,请徐长老告知各位”。

    徐长老咳嗽几声,从怀中取出一只油布招文袋,再从招文袋中抽出一封信来,说道:“这封便是马大元的遗书,我眼见大元自幼长大,他的笔迹我是认得很清楚的。这信封上的字,确是大元所写;马夫人将信交到我手中之时,信上的火漆仍然封固完好,无人动过;我也担心误了大事,不等会同诸位长老,便即拆来看了;拆信之时,太行山铁面判官单兄也正在座,可作明证”。

    单正当即附和道:“不错,其时在下正在郑州徐老府上作客,亲眼见到他拆阅这封书信”。

    徐长老掀开信封封皮,抽了一张纸笺出来,说道:“我一看这张信笺,见信上字迹笔致遒劲,并不是大元所写,微感惊奇,见上款写的是‘剑髯吾兄’四字,更是奇怪;众位都知道,‘剑髯’两字,是本帮前任汪帮主的别号,若不是跟他交厚相好之人,不会如此称呼,而汪帮主逝世已久,怎么有人写信与他?”

    徐长老低沉着嗓子继续说道:“众位兄弟,到底写这封信的人是谁,我此刻不便言明;徐某在丐帮七十余年,近三十年来退隐山林,不再闯荡江湖,与人无争,不结怨仇;我在世上已为日无多,既无子孙,又无徒弟,自问绝无半分私心;我说几句话,众位信是不信?”

    群丐都道:“徐长老的话,有谁不信?”

    徐长老向乔峰道:“帮主意下如何?”

    乔峰道:“乔某对徐长老素来敬重,前辈深知”。

    徐长老道:“我看了此信之后,思索良久,心下疑惑难明,唯恐有甚差错,当即将此信交于单兄过目;单兄和写信之人向来交好,认得他的笔迹;此事关涉太大,我要单兄验明此信的真伪”。

    单正道:“在下和写信之人多年相交,舍下并藏得有此人的书信多封,当即和徐长老、马夫人一同赶到舍下,检出旧信对比,字迹固然相同,连信笺信封也是一般,那自是真迹无疑”。

    徐长老道:“老朽多活了几年,做事万求仔细,何况此事牵涉本帮兴衰气运,有关一位英雄豪杰的声名性命,如何可以冒昧从事?”

    徐长老又道:“老朽得知太行山谭氏伉俪和写信之人颇有渊源,于是去冲霄洞向谭氏伉俪请教。谭公、谭婆将这中间的一切原委曲折,一一向在下说明,唉,在下实是不忍明言,可怜可惜,可悲可叹!”

    这时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徐长老邀请谭氏伉俪和单正来到丐帮,乃是前来作证。

    徐长老又道:“谭婆有一位师兄,于此事乃是亲身经历,如请他亲口述说,最是明白不过,她这位师兄,便是赵钱孙先生了;这位先生的脾气和别人略有不同,等闲请他不到;总算谭婆的面子极大,片笺飞去,这位先生便应召而到……”。

    谭公突然满面怒色,向谭婆道:“怎么?是你去叫他来的么?怎地事先不跟我说,瞒着我偷偷摸摸?”

    谭婆怒道:“什么瞒着你偷偷摸摸?我写了信,要徐长老遣人送去,乃是光明正大之事。就是你爱喝干醋,我怕你唠叨哆唆,宁可不跟你说。”

    谭公道:“背夫行事,不守妇道,那就不该”。

    谭婆气的也不说话,出手便是一掌,拍的一声,打了丈夫谭公一个耳光。

    谭公的武功明明远比谭婆为高,但妻子这一掌打来,既不招架,亦不闪避,一动也不动的挨了她一掌,跟着从怀中又取出一保小盒,伸手沾些油膏,涂在脸上,登时消胂退青。

    徐长老继续说道:“赵钱孙先生,请你当众说一句,这信中所写之事,是否不假”。

    赵钱孙颤声道:“雁门关外,乱石谷前……我……我……”。

    蓦地里脸色大变,一转身,向西南角上无人之处拔足飞奔,身法迅捷已极。

    眼见他便要没入杏子林中,再也追他不上,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赵钱孙,别来无恙吧”。

    见得来人,徐长老叫道:“天台山智光大师到了,三十余年不见,大师仍然这等清健”。

    其余人等不识得智光大师,但乔峰人等却是识得,纷纷上前见礼。

    赵钱孙忽道:“雁门关外乱石谷前的大战,智光和尚也是有份的,让他来说吧”。

    智光闻言,不由叹道:“杀孽太重,杀孽太重!此事言之有愧;众位施主,乱石谷大战已是三十年前之事,何以今日重提?”

    智光大师话音甫落,林中转来一道声音:“既然大师不说,就由我来说好了”。

    听得这声音,段誉双眸一亮,喜道:“是师傅来了”。

    “是小师叔祖”,听这声音,王语嫣也甚是高兴,毕竟自己等人的安全算是没有问题了。

    林中众人也纷纷向着东面看去,但见一手持折扇的儒雅少年,踏着飘逸步伐悠然来到,随之而来的是清逸诗号:“非吾小天下,才高而已;非吾纵古今,时赋而已;非吾睨九州,宏观而已;三非焉罪,无梦至胜”。

    见得来人,所有人不由为之一赞:‘好一个飘逸少年!’

    “在下三余无梦生,有礼了”,莫玄折扇一收,嘴带微笑,缓缓施了一礼。

    段誉与王语嫣对视了一眼,完全不知道莫玄在搞什么鬼,不过好歹两人也没有傻到去拆穿。

    作为在场主角,乔峰与几位长老也纷纷还礼,心中暗自揣测来人的目的。

    “适逢其会,三余凑个热闹,就为在场诸位说说这三十年的雁门关之事”,莫玄说着又将目光看向赵钱孙与智光大师,说道:“两位就听听三余说的是对是错”。

    “三十年前,中原豪杰接到讯息,说契丹国有大批武士要来偷袭少林寺,想将寺中秘藏数百年的武功图谱,一举夺去;这件事当真非同小可,要是契丹此举,大宋便有亡国之祸,我炎黄子孙说不定就此灭种,尽数死于辽兵的长矛利刀之下;所以当时的中原豪杰以事在紧急,不及详加计议,听说这些契丹武士要道经雁门,一面派人通知少林寺严加戒备,各人立即兼程赶去,要在雁门关外迎击,纵不能尽数将之歼灭,也要令他们的奸谋难以得逞”。

    “于是当时的中原豪杰选举了一位带头大哥,带头的大哥年纪并不大,比智光大师还小着好几岁,可是他武功卓绝,在武林中又地位尊崇,因此大伙推他带头,一齐奉他的号令行事;这批人中丐帮汪帮主,万胜刀王维义王老英雄,地绝剑黄山鹤云道长,都是当时武林中第一流的高手;那时智光大师并未出家,与那赵钱孙一起参加了这次雁门关的行动”。

    智光大师惊异的看着莫玄:这件事也只有当时参加的人才会知晓,眼前这个少年又是如何知晓,他,会不会知道带头大哥的名字?要不要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达到雁门关时,小心戒备,正巧传来一阵辽歌,于是他们一行人埋伏在一处乱世处;当时的中原豪杰以为这群契丹全部是高手,于是他们将淬了毒的暗器纷纷射了出去,哪知这所谓的契丹高手如此不堪一击,在这暗器之下非死即伤”。

    “想来诸位一定觉得这是契丹人的计谋,高手一定还在后面”。

    莫玄说着,微笑着看向四周,见得众人都在看着自己,于是继续说道:“不错,这时又有两人骑马而来,一男一女,两人神情夷然,显然是一对夫妻,其中女子的怀中还抱着一个未满月的婴儿;带头大哥带着这群高手当即也不隐藏,径直迎了上去”。

    “那契丹男子确实是个高手,不过那女子却是一点武功都不会,双方交战之时,那契丹男子处处留手,而那女子,却在中原豪杰的围攻下身亡”,说到这里,莫玄满是不屑,鄙视的看着赵钱孙与智光大师。

    智光大师与赵钱孙全都沉痛而又愧疚的低下了头。

    莫玄向着乔峰问道:“乔峰,若你是那名男子,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听得莫玄询问,乔峰毫不犹豫的说道:“若是乔某,乔某定当将那群人全部杀死,以报爱妻之仇”。

    莫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段誉,问了同样的问题:“段誉,如果你是那名男子,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段誉脸色一正,说道:“无缘无故被人追杀,自己的爱妻也被人围杀致死,我会和大哥一样,将围杀之人全部杀死,以报爱妻之仇”。

    风波恶也插话道:“不错,若是我风波恶,我也会如此做”。

    莫玄笑了笑,继续说道:“爱妻身亡,引得那契丹男子狂性大发,直接下死手杀死了两人,随后又陆续将其他人击杀,可就算这样,那契丹男子犹留有余地,剩下几人,只是被打伤,并未击杀”。

    莫玄看向智光大师,问道:“大师,三余所言,是否属实?”

    智光大师说道:“阿弥陀佛,阁下所言,却是属实,当时我等四人深受重伤,干脆直接装死”。

    莫玄继续说道:“那契丹人匍匐在爱妻的尸首旁,哭的是凄惨至极”。

    “佛家常说,众生平等,可人终究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就算是契丹人一样,同样有好人与坏人”。

    丐帮中有几个叫了起来:“辽狗凶残暴虐,胜过了毒蛇猛兽,和我汉人大不相同”。

    莫玄饶有兴趣的看着那几个说话的丐帮弟子,说道:“哦~,你这是在对佛家的质疑吗”。

    那几个丐帮弟子见得智光大师还在,乖乖的闭上了嘴,不过明显口服心不服。

    莫玄也没有理他们,继续说道:“那契丹男子伤心至极,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了契丹文字,随后抱着爱妻的尸体以及那尚未满周岁的孩儿便跳下了悬崖”。

    乔峰颤声问道:“那婴儿,那婴儿死了?”

    莫玄摇了摇头,直直的看着乔峰说道:“那婴儿被那契丹男子抛了上来,最后被带头大哥带走,交给了少林寺下一对农家夫妇收养,那对夫妇叫作桥三槐”。

    乔峰大声叫道:“不,不,你胡说八道,捏造这么一篇鬼话来诬陷我;我是堂堂汉人,如何是契丹胡虏?我……我……三槐公是我亲生的爹爹,你再瞎说……”。

    乔峰突然间双臂一分,抢到莫玄身前,左手一把抓住了他胸口。

    ;